一、她是谁?贡米的成长轨迹
贡米,1992年出生,江苏扬州人,从小学舞蹈,后来考入电影学院表演专业,走的是一条标准的演员成长路径。

三、被“标签”困住的演员
“小章子怡”这个称号,最初是媒体和观众对她外形和气质的肯定,但时间一长,反而变成了她的包袱。

二、起点不低,资源不差,但始终“差一口气”
贡米的出道起点其实并不低。除了《七小罗汉》和《新还珠格格》之外,她还出演过《倾城之恋》《百万情宝贝》《美人制造》《上古情歌》等多部影视剧。

五、她还有机会吗?未来的路该怎么走?
答当然是肯定的。娱乐圈从来不缺“大器晚成”的例子。像秦海璐、颜丙燕、陈建斌、倪大红……他们都不是一夜红,而是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沉淀,最终厚积薄发。

四、娱乐圈的“隐形门槛”:流量下的生存困境
近年来,娱乐圈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。流量为王的,让很多有实力但没有流量的演员陷入尴尬境地。
:不是所有努力都会被看见,但努力本身就是意义
贡米的故事,其实也是很多演员的缩影。
2010年,她因出演周星驰监制的电影《七小罗汉》正式出道,虽然不是主角,但已经引起了业内。真正让她走进视野的是2011年那部《新还珠格格》,她饰演了“晴儿”一角,清冷、优雅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但在这个拼热度、拼话题、拼的,她显得有些“不合时宜”。
但奇怪的是,这些作品中,她要么是女二、女三号;要么是戏份不少,但角存在感不足;更有的戏播完后,观众甚至记不住她的名字。
但现实是,娱乐圈太需要辨识度,而一旦辨识度建立在“像谁”的基础上,就会变得非常脆弱。
其实她一直在努力。她没有放弃拍戏,也没有靠炒作博眼球,只是在这个快节奏、快餐式的,她的节奏显得有点慢。
只要她能抓住一个“款角”,就有机会扭转局面。
同时,她也可以尝试转型幕后,比如编剧、导演、制片人等,拓宽自己的职业边界。毕竟,演员这条路,有时候不是靠“多”,而是靠“准”。
在娱乐圈,一个演员能否走红,靠的不只是演技和外形,还有背后的资源、团队运作、市场定位等多个因素。
在这个流量主导的,实力有时候反而成了“隐形成本”。但请相信,真正的演员,不是靠热搜火的,而是靠一个又一个打动人心的角。
她不是章子怡,也不该是章子怡。她有自己的个性、风格,但在观众心中,她一直被拿来和别人比较,而不是被当作“贡米”来看。
她就是贡米,一个名字听起来不但脸熟度却出奇高的演员。
她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,但她一定是那个一直在努力、一直在坚持的人。
她长相酷似章子怡,气质也颇为相似,因此被媒体和观众称为“小章子怡”。但这个标签,既是她的优势,也成了她的枷锁。
很多人一看她,反应是“像谁”,却很难记住“她是谁”。
很多观众甚至会问:“她还在演戏吗?”“她最近有什么作品?”
有人称她为“小章子怡”,也有人觉得她气质清冷、五官精致,却始终没有大红大紫。那么问题来了:一个外形、演技都不差的演员,为什么会在娱乐圈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,始终无成为主角?
未来她如果能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她的角,或许就能打破“不温不火”的魔咒。
正如一句话所说:“你站在光里,不一定耀眼;但你若一直前行,终将被光看见。”
比如一个独立、坚、有故事的女性角;或者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反;再或者是一部现实题材中极具人性深度的角。
比如她曾出演过《倾城之恋》中的“范白露”,角设定很出,但她演完后却反响平平。再比如她在《上古情歌》中饰演的“赤云娘”,戏份不少,但观众更的是男主晓明和女主宋茜的感情线。
没有大剧、没有热搜体质、没有综艺曝光,她的存在感自然就越来越低。
而我们,只需要继续期待。
而贡米似乎一直在“中间地带”徘徊:不红也不冷,戏不断,却始终没有款。
观众容易记住“像谁”,却很难记住“你是谁”。而如果演员自己也陷入这种“对标模仿”的怪圈,就很难走出自己的路。
贡米不是不努力,而是她的方式,和这个的需求,有些错位。
贡米不是流量艺人,也不靠话题炒作,她更像传统意义上的“演员”——靠作品说话,靠角立人设。
贡米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,她曾公开表示过希望观众能记住她演的角,而不是她的长相。
贡米虽然没有大红大紫,但她还在坚持,还在演戏。这就说明她对演艺事业是有热的。
贡米,或许只是差一个机会,一场好戏,一段让所有人记住她的故事。
这不是她不努力,而是她在选角、角定位、宣传资源上都“差了一口气”。
这就像一个歌手,唱功极佳,但不喜欢上综艺、不炒作绯闻,于是只能在地下音乐圈小有名气。
这种“标签化”现象,在娱乐圈并不少见。比如“小周杰伦”、“小周润发”等等,看似是一种赞美,实则是一种无形的束缚。
那个“小章子怡”贡米,为何出道多年却依然不温不火?
“她明明长得那么像章子怡,演技也还不错,为什么就是火不起来呢?”这是很多网友在刷剧、看综艺或者翻看演员资料时,常常发出的疑问。
相关问答